由于煉鋼所用廢鋼量增多及頂底復吹新技術的應用,使得轉爐工況更加苛刻,耐火材料損毀加速,為了提高轉爐的服役壽命,對轉爐各個部位所用的耐火材料提出更高要求,新型不定形耐火材料的開發(fā)及修補技術的應用得到極大發(fā)展,可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大幅提高爐襯的整體使用壽命,使爐襯壽命達到8000次以上,甚至超2萬次。目前,普遍采用大面熱修補料對轉爐的加料側、爐底和出鋼側進行維護,采用噴補料對轉爐的熔池、圓角和耳軸進行維護,采用灌漿料用于轉爐出鋼口更換時的填縫和出鋼口區(qū)域的維護。其中大面料主要有MgO-SiO2質(也稱水基大面料)、MgO-C質、MgO-CaO質等,噴補料主要有MgO質、MgO-CaO質和MgO-Cr2O3質等。這些不定形耐火材料依結合劑的不同分為無水修補料(主要是瀝青、煤焦油及瀝青粉、酚醛樹脂結合)和水系修補料(MgO-SiO2-H2O結合和磷酸鹽結合),不同結合體系的修補料其性能各有優(yōu)缺點。
針對現有修補料存在的缺點及應用要求,研究人員進行了大量研究,開發(fā)出了性能更優(yōu)的大面料或噴補料。
目前現場修補所使用的轉爐大面修補料,主要以煤焦油、瀝青(約8%~15%(w))、樹脂等有機物質作為結合劑,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,如:燒結時間過長,有機物燒盡后材料孔隙多、致密性差,而導致不耐爐渣侵蝕,強度低,使用壽命短,嚴重污染現場車間環(huán)境等。秦巖等選用高純鎂砂粉(w(MgO)=97.02%)和中檔鎂砂顆粒(w(MgO)=94.80%)做主要原料,采用氧化硅超微粉(w(SiO2)=96.0%)做結合劑,開發(fā)出新型長壽無碳環(huán)保型轉爐大面修補料。
環(huán)保型水基轉爐大面修補料燒結過程中不產生有害氣體,安全環(huán)保。產品采用濕式自流澆注的方式,具有很好的高溫鋪展性能,高溫燒結后形成陶瓷結合,結構致密,抗氧化,耐沖刷,體積密度可達2.83g·cm-3。經多家轉爐煉鋼用戶應用,現場使用無煙塵,較常規(guī)碳基大面料燒結時間縮短50%以上,使用壽命延長2~3倍。
由于不斷受到機械力的沖擊和爐渣的侵蝕,氧氣頂吹轉爐爐底、耳軸及兩大面部位的耐火材料容易遭到破壞,需要經常對耳軸及渣線部位采用噴補的方法修補。目前國內普遍使用的轉爐噴補料是鎂質噴補料,為了改善其不耐侵蝕、不耐沖刷、使用壽命偏低等的缺點,姚亞雙等開發(fā)出新型轉爐鎂碳質噴補料。噴補料所用原料主要為3~0mm鎂砂(w(MgO)=95.2%)、3~0mm碳(w(C)=94.2%)、瀝青A(固定C46.2%,軟化點140~160℃)、瀝青B(固定C43.5%,軟化點100~120℃)、添加劑等。將碳與瀝青B分別按不同比例配合,作為噴補料的碳源,固定碳質量分數在5%~7%左右。由試驗可知,瀝青B由于粒度大,其升溫、碳化速度更慢,碳化度反而更高,對噴補料的附著性更有益。其中碳與瀝青質量比為7:2的噴補料使用性能更好,燒后強度較大,抗侵蝕性較好。使用結果表明,新型轉爐鎂碳質噴補料的反彈率低、附著性好且燒結強度高;原鎂質噴補料的使用壽命為7~8爐,而新型鎂碳質噴補料的使用壽命為10~13爐,提高了30%以上,大大縮短了轉爐修補次數。
轉爐用瀘州不定型耐火材料
上一篇:沒有了
下一篇:瀘州鎂碳磚存在的問題